第六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表彰仪式暨圆桌对谈圆满落幕,2026年第七届正式启动!
11月14日,“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表彰仪式暨圆桌对谈“XMAGE影像力量·续写120年中国电影梦”在厦门成功举办。活动现场揭晓了第六届荣誉作品,同时多位行业嘉宾围绕手机电影发展展开深度交流,并宣布第七届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正式启动。
01荣誉揭晓,十三部作品彰显多元创作面貌
第六届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投稿数量再创新高,共收到有效作品6539部。经过多轮严格评审,63部作品入围终评,最终13部优秀影片荣获七大荣誉奖项。这些作品在叙事视角与创作理念上体现人文关怀,在技术融合与艺术表达上实现多元突破,展现出手机电影蓬勃的创作活力。
《我只期许明天》《洼洼地里好庄稼》《遥远的她》三部作品获得“华为影像荣誉”;《候补名单》《横·竖》《家庭套餐》荣获“最佳艺术探索荣誉”;《消逝的海螺沟冰川》获“最佳纪录片荣誉”;《谁说蚂蚁不加班》摘得“最佳超短片荣誉”;《最好版本的马德里》赢得“最具潜力导演荣誉”;《找姥姥》获评“最佳摄影技术荣誉”;《新歌今晚发布》《宇宙干扰》《鱼向哪去》则荣获“高校特别关注荣誉”。

入围者代表导演、演员黄觉表示《横·竖》的创作是他的一次大胆尝试,通过结合自身剧组经历,转换视角,让大众看到影视创作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而华为手机作为重要的表达工具,其便携性与随手拍出的电影质感让他创作高效又顺利,使普通人的故事拥有被讲述的可能,由此呼吁热爱电影的创作者拿起手机勇敢记录、尽情表达,将梦想照进现实。

02圆桌对谈,共绘手机电影发展新路径
本次圆桌对谈以“XMAGE影像力量,续写120年中国电影梦”为主题,聚焦手机电影的内容生态、行业生态与技术生态三大维度。与会嘉宾从多重视角分享了手机电影发展的观察与思考,围绕移动影像语言创新、技术赋能创作、行业生态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手机电影的多元发展路径注入新思路。

导演、监制、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评委会主席李少红指出,手机拍摄具有独特的“人眼感”,贴近人眼观察的自然效果,这一特点也启发了她个人的创作实践。

华为影像XMAGE首席品牌官李昌竹强调技术的本质是赋能,华为影像的职责就是将好用、易用的技术赋能每一个人,融入和增强创作者的思考,同时把思考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未来,华为影像将致力于构建强大的创作生态,为全民电影梦搭建坚实平台,让专业级创作表达变得触手可及。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副主任、金鸡电影创投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王丹表示,华为影像在技术和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正推动着手机电影朝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发展,给予创作者可持续的成长路径。

导演、电影摄影师、摄影指导、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赵小丁强调,如今手机在色彩、空间层次和动态范围等关键指标上已经超越传统胶片,当前行业重点不再是探讨手机能否拍电影,而应是如何借助持续升级的技术,让创作走得更远。

主编、《当代电影》杂志社主编、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皇甫宜川认为移动影像对电影产业的重塑正在逐渐模糊专业与非专业边界,电影的概念也随之不断拓宽,而这一变化背后体现的正是移动影像技术所提供的创作支撑。

导演、编剧李霄峰指出电影是技术革命的产物,随着手机与现代人的身心距离越来越紧密,他表示未来有机会使用华为手机进行创作,无论是短片还是长片,都希望能充分发挥出手机的影像特质与技术优势。

03新一届启动,携手探索影像更多可能
七年来,华为影像持续深耕移动影像技术,金鸡手机电影计划不断推动创作生态繁荣,共同助力中国电影创新发展。仪式上,重磅宣布了第七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正式启动,开启手机电影创作新篇章。

即日起至2026年7月31日,第七届计划面向全球电影专业人士、影视专业高校师生及电影创作爱好者征集手机影片作品,共同探索影像表达的无限可能。
